首页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全文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精彩赏读

经典名著 |

时间:

2019-12-06

|

推荐访问

【www.scfaying.com--经典名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子,这是指孔子。在字源上,子就男子的形象,而且还是未成年男子的形象(父子之子,子女之女,即是较本源的“子”的意思)。虽然“子”后来成为男子的尊称,如孟子、庄子等,但超越姓氏只称为“子”的,似乎也只在《论语》中作为对孔子的尊称。在《论语》中,被尊为子的有“有子”、“曾子”等人,这表明这本书可能是有若(子有)、曾参(子舆)的门人整理的,整理成书时,距书中故事的发生时至少已经隔了许多年了(这时候,不仅孔子,而且那些年长弟子都已经不在世上)。因此,本书显然不能看作是孔子言行的如实记录,因为这记录事实上已经受到曾参一派思想的过滤。

曰,说,意谓口中所吐之言也。佛经首句,往往以“如是我闻(像这样我所听到的)”起始,表明写经者是将所聆听到的记录在此,而不是写下本人私意。曰为口,闻为耳,意谓这是师长与门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处境时口耳相传的话语、道说,而不是抽象的道理。和佛陀一样,孔子事实上也并没有撰写文章。(孔子是否作《春秋》,是否写《易传》,是值得怀疑的。当然这并不能否定孔子对《易经》和古代及当代历史的重视,并作出过相关阐释,也不必否定《春秋》和《易传》等,都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在相当程度上,是孔子思想的延伸。)孔子和佛陀一样,都是通过身体力行来阐释自己体悟到的真理的,而门人珍爱其所言,所以或心记之,或笔书之(《论语》中就有弟子记下孔子之言的记录)。在孔子殁后,门人整理成书,或许当时还真有《孔子》一书,或者本无书名,无非是些编辑的孔子等人语录,或门人记录的轶事,于是后来称之为“论语”(整理之语)。所以这个“曰”,表明这些话语总是生活中随机显现的灵机之语,而不是案头沉思之作。若不能体悟语言的场景性,以及与存在本身的契合,而用抽象理论来使之绝对化,只怕会阻塞理解《论语》真谛的一线生机。我们还可以肯定,这些已经不再是孔子原话,而已经是门人整理为书面话的概括性话语了。所以透过字面,体悟那道说时的生机,方是通过阅读《论语》,理解孔子精神的最佳道路。

学,繁体写作“學”,基本保留了甲骨文以来的“学”字的造字含义,意谓一个孩子(子)依着桌几,前有双手向他摆弄“爻”(数筹,与《易经》息息相关)。“学”在整部《论语》中地位非常特殊,一方面,孔子平生,不敢以“圣”或“仁”自诩,而只敢以“学”(学习者)自诩,说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又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孔子对“学”的重视,既导致了后世继承他这一精神的荀子和朱熹过度强调“学习”,却丧失了原始儒家那种活泼泼的生机;也导致了更重视儒家精神而不是知识的孟子、王阳明、陆九渊等人,在学习问题上有所疏忽而不能站在一个更中允的位置上。

事实上,“学”对于孔子,是存在的一种开放姿态。和后世背诵前人陈言为学习的方式所完全不同的是,在孔子这里,学是生命的完全打开。我们曾经在哲学课上讨论过人的本质,发现从某个角度讲,存在乃是一个中心一无所有的泡,而人,就成了活出来的一个结果。姑且不讨论孔子会不会赞同这种有所偏颇的理论,但其必然会赞同人的精神并非先天具足,先天具足的只不过那生生不息的生机(曰仁,曰心,都不过是勉强命名),但这生机却需要在特定的处境中保持一种开放,与世界同在,在世界中通过学而成就自己,通过成就自己而成就世界。

一种最愚蠢的做法,就是孔子学什么,我们学习孔子也就应该学什么(脱离我们的存在处境而死搬硬套)。事实上,我们要学的,乃是孔子的这种开放性存在的姿态。但要理解这种姿态,我们确实要明白一个问题:孔子时代学什么?孔子本人学什么?孔子希望门弟子们学什么?

孔子时代,最流行的正式学习,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不是六本书,而是六种技艺(虽然有些技艺是有经书为蓝本的)。没落的贵族子弟,以及新兴的士族弟子,通过学习六艺,而成为职业的“士”——儒,而可以应聘成为职业的家臣、国臣。也就是说,它们既是古代贵族及士人晋身上流社会的必要技艺,也是儒人借以谋生的必备技艺(当然作为职业能力肯定不止于此,这相当于当年的公共学科)。

而孔子则要求弟子们既熟习这六艺,又要以仁心和求道之心,超越技艺和职业。所以他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分,所谓君子儒,就是以仁为内在标尺的,有处世原则的士人;而所谓小人儒,就是仅仅凭着技艺谋生的儒人——成为某一特定的“器”(用具)。孔子对儒者这一职业的道德要求,使他成为儒家学派的真正开创者。

而孔子本人,一方面多才多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擅长御马,射箭,弹琴,据说还在委吏等小差事上也做得相当出色。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孔子也就不过是一“小人儒”而已。孔子把“仁”当成为学之灵魂,“当仁不让于师”,“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君子儒精神,才是孔子为学的本真精神。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孔子外表上“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开放自我、汇聚伟大事物的存在姿态,还要理解这个姿态的中心,总有一颗活泼泼的“仁心”在那里跳动。至于这一仁心它从何而来,这事实上是一个纠缠了几千年的儒家难题,我们且按下不表。

习,習。关于这个字解释纷纭,但似乎也没有哪一个是确凿让人信服的。一种最美妙与浪漫的理解,是小鸟在晨间的太阳之上练习飞行,这确实是一幅迷人的图景。但若我们把羽理解为箭矢,把下面的不太像日的日,理解为“的”(即箭靶),而把“习(習)”理解为练习射箭,这显然也是可以的。显然这两种解释都符合“习”字作为“学”字的补充字,在汉语中的独特性:它总是身体的、操练的、技艺的。

也就是说,“习”是一种更为切身的学习,一种与身体息息相关的学习。譬如箭道或茶道,其最终目的都不在于射中对象或解渴,而在于让自己处于一种技艺所规定的存在状态中。如果说这些技艺只有在我们东方文化中才能被理解的话,那么弹琴即演奏音乐、舞蹈即在音乐中漫步,或者书法(书写成为艺术),或者吟诵早已熟悉于胸的经典,这些就更能体现出“习”字作为存在姿态的意蕴了。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习”的目的,理解为是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甚至也不能理解为是把知识化为实践,而应该更切身地理解为,这种种技艺,乃是一种使之(特定的技艺)内化为存在禀赋、生命修养的“艺术”。

如果说“学”这个字更让人想到一种汇聚,一种汲取,一种与伟大事物共鸣的存在姿态的话,那么“习”这个字更让人想到知识的内化,它意味着将技艺生活化,乃至成为存在本身。

说,悦,言兑而说,心兑而悦,表达的是一种称心的状态。学。进而成为美好的中心;习,进而自身成为美好事物。这样的状态,自然是令人“满心喜悦”的。

在现代对话理论或者交往理论中,这句讲的乃是人与世界的对话。这世界,既是指自然而然的,一个人所处的那个世界,也是指围绕着他的那些前人的知识、技艺。而事实上,对人类而言,世界、万物总是被特定语言和知识揭示出来的世界、万物。

人,何以为人?从某个角度讲,每个人总是特定的汇聚者。“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或者你,就是汇聚于我们各自存在之中的那些特定的东西,是它们的重重编织,织出一个你,一个我,一个他……

诗赋予我们灵性,史赋予我们智慧,礼仪赋予我们庄严,骑射赋予我们豪气……

汇聚,呼吸。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延伸阅读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那么你知道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要怎么样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00字锦集七篇,欢迎品鉴!
2023-10-29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00字范文(精选7篇
2023-10-24
《雀楼》是春花雪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名著《登鹳雀楼》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0-23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摘抄文学经典名著的名言语录(锦集3篇),欢迎品鉴!
2023-10-07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它讲述了东汉末年的三国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00字【八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0-03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名著的精彩段落摘抄汇编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9-08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名著礼记的读后感【汇编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9-08
著书:汉语词汇著书:宋代陆游诗作著书:苏籀诗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经典名著书单范文(精选4篇),欢迎品鉴!
2023-07-15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中必读经典名著【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7-15
读书心得,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经典名著《骆驼祥子》读后感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6-18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