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稻草人》读后感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稻草人》读后感1
鲁迅曾经说过:“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第一次读这本书,感触颇深。《稻草人》有别与其他的童话。就像鲁迅说的一样,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有童话的纯真,更多的是将成年人的悲哀展示了出来,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比如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小白船不知要飞到哪里去!两个孩子着慌了,航行了许多时候,不知道了什么地方。要让小白船停住,可是又办不到,小白船飞的正欢哩。”
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天真活泼的感觉,读完整篇童话,我仿佛乘着那只小白船,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航行着。似是来到了一个儿童的天真的国度,沉浸在美丽的梦境里。
除了这篇,想《燕子》,《芳儿的梦》,《新的表》和《梧桐子》诸篇,同样描绘了一个童话般真善美的世界。读完这些篇目,心底不自禁地荡起一缕春风,拂过心田,暖暖的。
但是,在这本童话集中,渐渐地却体现出了其他童话所没有的一些现实的悲哀。
例如《稻草人》,“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
稻草人梦想着能提醒主人,能赶走蛾子,能帮助渔妇,能阻止一个女子的轻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不能动,只能像棵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默默地难过暗暗地流泪。这使我能充分地认识到现实人生的残酷,了解到那些劳动人民的辛苦。
如果更深邃地往人生各方面看去,如《克宜的经历》里所写的“在商店里,在医院里,在戏馆里,所有的人都是皮包骨头,脸上没有血色,他们的腿脚又细又小,就像鸡的爪子。”这更加深刻地道出了现实中的悲惨,批判了现实中人们懒惰的现象。让我更深一层地体会到了一个人如果懒惰,不劳而获,那么他将无法独立,他的命运将会是凄惨的。
所以通观整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童话世界里如诗如画般的美好,它让我们向往。也了解到了现实世界的悲哀,不由得去同情那些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以往的懒惰的习惯,更为像稻草人那样想改变现实却无能为力,最终希望破灭,而无力地倒下的人感到难过,从而进一步了解了现实的残酷。
《稻草人》,它不纯粹是一本童话书,更是一本充分反映了现实的书籍,它通过童话的形式,将现实完全地深刻的解析了。
《稻草人》读后感2
这个暑假,我读了叶圣陶爷爷的著名童话集《稻草人》,真是精彩极了,书中描写了很多生动的童话人物,如美丽的棠棣花,可爱的小燕子,顽皮的梧桐子,历尽磨难的小鲤鱼等等。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可怜的稻草人。
童话《稻草人》描写的是,在一个静得出奇的夜晚,稻草人看守着田地,看见稻穗一个挨一个地往上长,感觉很高兴,因为稻子的主人,一个可怜的老太太,她丈夫和儿子都死了,所以老太太从来没有笑过,稻草人想,因为今年的稻子长得壮,一定可以让老太太笑。但是,坏事却又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了:老太太的稻子被蛾吃掉了;渔船上渔妇的孩子病了,却得不到照顾;被渔妇打捞上来的鲫鱼躺在木桶里渴望回家;可怜的妇人在稻草人的面前无助地跳河寻死。充满爱心的稻草人很想帮助他们,但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挪动半步也做不到,还遭到别人的误解,最后伤心地死掉了。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别人提供帮助,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稻草人》读后感3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稻草人》,它写的是稻草人尽职尽责的故事。书中的稻草人骨架子是个竹园的细竹枝,他的身体是隔年的黄稻草、破蓝子,残荷叶成了它的帽子,它的脸很平,根本看不出哪是鼻子,哪是眼睛,它的手没有手指,可就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稻草人确起到了保护庄稼的大作用。
稻草人尽责的很,要拿牛跟它比牛都太懒,狗跟它比又太调皮。稻草人手里还拿着一把扇子,用来赶走来吃稻穗的小麻雀。夜晚稻草人看着结满稻穗的稻子,想今年肯定有好收成了,老婆婆不会哭了。
前几年稻子不是烂了就是发芽了,老婆婆老是哭。稻草人想着想着飞来一个小蛾,稻草马上认出是稻子的天敌,它立刻摇起扇子,可是扇子的风力有限,不能让小蛾害怕,于是它用扇子打自已的身体,让老婆婆来帮忙,老婆婆看了看不缺水,稻子很壮没事,于是她就走了。稻草人叹口气,几天蛾子下的卵虫又长大了,它们把稻叶全吃光了,只剩下光光的杆,老婆婆看到后心疼的哭了。
我读了这本书,真是替老婆婆着急,稻草人非常尽职,可是老婆婆不听它的话,才有这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