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汇总三篇

教学反思 |

时间:

2023-05-26

|

推荐访问

【www.scfaying.com--教学反思】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对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查找故宫博物院的资料,下载故宫资料或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下载的故宫图片。 看得出,同学们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四、找一名同学读课文,同学们画出有关方位词,并理清游览路线。学生听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填写完成练习一的图。

全班讨论明确:文章的顺序,也就是参观的路线,故宫的建筑顺序。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的参观路线正是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有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导入并要求学生出示图片

听读并画出有关方位词

完成练习一3分钟

对象的特点。《故宫博物院》的顺序安排,和故宫的建筑顺序是一致的。也就是按照空间顺序安排。

五、学生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位置,历史和总的建筑特点(1、2段)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3—15段)

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六、学生质疑

七、小结:

北京故宫是驰名中外的古代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房间9000多间,绝不可能都一 一详细介绍,而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这篇说明文正是相略得当的选择了材料,用不长的篇幅,鲜明的介绍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故宫。

八、布置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生字注音3遍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小结,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重点研读太和殿部分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重点研读:

A、学生速读课文,并对照着本文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全班讨论明确:

1、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

2、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出示投影 ,要求回答

四、读课文,思考问题

讨论并交流3分钟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B、学生细读课文,思考:

1、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2、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3、“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都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定方位。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是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

3、“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C、小结: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皇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吗?

2、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你能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感情倾向吗?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讨论交流,教师予以补充。

六、布置作业:

预习15课,查阅有关《说屏》中的古诗文。

板书设计:

返回目录

第2篇: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唐代的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宋代的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多么重要。从高考语文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也确实重要。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时说:语文学习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他的高分来自高中三年苦心经营的积累。积累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个高中生,必须首先做好知识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记忆,四是训练。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二是考点积累法,三是易混点积累法。

积累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积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一是要养成勤、词典的习惯。一个高中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有两本词典: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现代汉语词典》;二上商务书馆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最好能是同时拥有《同义词辨析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经常翻检,培养对汉字的认读,正确书写和使用的能力。

二是善于对易混字音、字形和同义的词语、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包括教材注释中提到的字、词;分考点训练的资料中的列举的字词;综合训练试卷中出现的字词等。

三是掌握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二)积累文言实词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3.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 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5、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三)积累古诗文名篇。

(四)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返回目录

第3篇: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在文本探究中,不断质疑为什么采用这种说明顺序,怎样采用这种顺序。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须根据说对象来确定最合适的说明顺序。在空间顺序说明时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的方位词。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比较容易学会。

在确定探究方向时,注意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充分走进文本之后,思维活跃,主动质疑,老师整合问题,确定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不足之处:文章5—8节是课文重点,没有很好的自然的安排,体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生对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重点介绍,由于课前学生资料查阅不够,阅读文本不够深入,讨论之后依然没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学生在说话训中立足点过渡不自然,没有准确使用方位词。

《故宫博物院》是按照参观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了。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理清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应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了解以空间为序的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培养学生按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能力,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性,理解作者的赞美之情。

一、 导入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看图片,更能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故宫博物院的宏伟壮丽,建筑精美,有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 在文中画出故宫博物院特征的句子。

(2) 根据课文说明顺序填写故宫示意图。

(3) 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故宫博物院。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阅读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所以提出阅读要求。

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括故宫的特征的语句是本文的中心句: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下文对故宫建筑群的介绍就是围绕这几个特点来写的。

画出故宫示意图,便于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通过直观再现课文所介绍的故宫的主

体布局,帮助学生去繁就简地把握课文内容,并初步认识到课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2你有什么疑问?

老师整合探究问题

(1) 本文为什么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2) 本文为什么运用这种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3) 本文是怎样运用这种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设计意图: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主动质疑。老师整合学生的问题,给学生确定探究方向。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探究问题。)

三、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小组讨论

(1) 本文为什么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友情提醒:A如果用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怎么写?

(结论的结果:如果运用逻辑顺序,写故宫的特点则有主有次,选感兴趣的方面来详写,对故宫没有清晰全面的认识。如果运用时间顺序写,则写明清、解放后故宫的修建和维修,也不能全面认识)

友情提醒:B如果用逻辑、时间、空间顺序,哪个好? 练笔《我们的学校》,注意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注意重点突出。

用这种顺序。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须根据说对象来确定最合适的说明顺序。在空间顺序说明时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的方位词。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比较容易学会。

在确定探究方向时,注意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充分走进文本之后,思维活跃,主动质疑,老师整合问题,确定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不足之处:文章5—8节是课文重点,没有很好的自然的安排,体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生对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重点介绍,由于课前学生资料查阅不够,阅读文本不够深入,讨论之后依然没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学生在说话训中立足点过渡不自然,没有准确使用方位词。

《故宫博物院》是按照参观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了。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理清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应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了解以空间为序的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培养学生按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能力,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性,理解作者的赞美之情。

一、 导入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看图片,更能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故宫博物院的宏伟壮丽,建筑精美,有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 在文中画出故宫博物院特征的句子。

(2) 根据课文说明顺序填写故宫示意图。

(3) 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故宫博物院。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阅读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所以提出阅读要求。

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括故宫的特征的语句是本文的中心句: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下文对故宫建筑群的介绍就是围绕这几个特点来写的。

返回目录

延伸阅读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2-26
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得失、反思教学理念。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锦集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2-10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一种分析教学技能的技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万能简短(锦集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2-10
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2000字【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2-06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教学反思精选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2-06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慈母情深教学反思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2-06
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得失、反思教学理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丰富多彩的玩具教学反思【汇编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2-06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精选四篇,欢迎品鉴!
2024-02-06
国家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反思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2-04
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2-02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