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语文探究美育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纵观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思想深邃,艺术完美,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这一美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
一、品词赏句,探究语言美.
1、抓住古今名句:例如,当我们读到《诗经》中的《蒹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我们读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诗句时,没有谁不沉浸于其中所描写的和谐舒缓、行云流水般的音乐境界。又当我们读到苏轼的《赤壁赋》,不仅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透辟理意,骈散交错、语言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意趣无穷,极富音韵之美。其中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的句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善于取譬的语言,将抽象而不可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于读者的视觉和听觉,读来意境高远,美不胜收。
所以说,我们在教授诗词歌赋时,应首先考虑朗读,教给学生押韵、平仄的知识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语言的美。如果再采取齐读、男女混声读、小组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不问其内容,单是语言本身散发出的魅力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2、抓住关键词语: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我们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3、抓住文眼语句: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诗歌表现情蕴的焦点所在。就散文或小说而言,文眼起着凝聚主旨、关联结构和点睛画龙等作用,更好地突现散文中美的因素,给人以美的感受。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全文以“荷”、“月”为写景对象,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月色的幽静、素淡、朦胧的景色。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本文自然也不例外。作者着力描写荷塘和月色,是为了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课文中,荷塘与月色相映生辉,荷花与荷叶动静有致,月光与月影和谐无比,再衬之以荷塘四周的幽僻、寂静,共同构就了一个宁静、幽美、素淡、朦胧的意境。作者完全沉醉于这一美景之中,获得暂时的超脱了,“颇不宁静”的心暂时获得了“宁静”,“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可见,游荷塘给作者带来了精神上的无比自由和舒畅。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语言与境界的双重美。
4、抓住修辞手法: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赏析“荷塘月色”这一精彩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又如古代诗歌中,表现“愁思”,“愁思本无形”,而作者就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加以表现,诸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等。诗句中,“一江春水”,“蚱蜢舟”与“愁思”何干?恰恰在于作者将“愁思”喻为悠悠的春水,似江水之深;将“愁思”变为重负,连小舟也不能荷载。这是多么地形象生动、优美感人。
二、身临其境、探究自然美.
1.入景。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入景”是感受自然美的第一步,只有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美,才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桃花源记》,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那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美具有间接性特点,需要教师给予启发,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直观体验,真切地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入景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A朗读法。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朱自清《背影》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
B直观法。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如教《苏州园林》,学生没有目睹过“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的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美理解不深,教师可以利用彩色图片,把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角落的点缀、门窗的雕琢、颜色的调配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直观。
C描绘法。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美好自然风景,教学时,就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美景,让美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湖心亭看雪》,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描绘如下:《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而全文仅一百多字,笔墨精炼含蓄令人惊叹。!
2.出景。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美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美,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美的本质。
作者是把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类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美时,要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如《风景谈》,全篇由六幅风景图画组成: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这六幅风景图寄托着作者的情与思。作者表面上谈风景,实际上写主宰风景的人,赞美的辛勤劳动和崇高精神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振兴民族的延安儿女。又如:《白杨礼赞》、《爱莲说》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赞美人的精神品格。那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三、钻研教材、探究情感美.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决定因素,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作为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情绪的感染,通过它来刺激、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潜能,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必须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1、要对教学内容作深刻的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情感因素。
所谓以情施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就教学内容而言,以情施教的一个主要方面,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情感地讲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教师的责任是把教学中那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教师首先要被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所打动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再用这种感情去打动感染学生。作者选取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舍身救朝鲜儿童”、“战地谈话”三个典型事例,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伟大而崇高的情怀,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今天仍然是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其中“松骨峰战斗”描写的是激烈的战斗场面,感人至深,表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每次备课读到这里时,我们眼前似乎都会浮现出一幕幕战士们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壮丽场面,对英雄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便油然而升。战士们崇高美丽的思想感情,英勇无畏的壮举,强烈地感染着教师自己,觉得自己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这种深刻的感受告诉学生。正因为自己在备课时,把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备到深处,在教学中就能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理解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实践表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越透彻,感受越深,对学生启发引导也就越富有情感性,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也就越深。
2、要激发学生内在感情,实现师生共鸣,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语言朴素简洁、感情真挚自然、抒情色彩很浓的散文。要是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并为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读全文,特别注意演绎那些生动感人的细节;还要求学生聚精会神,整个身心节奏与所听的语音节奏相合拍;同时要求他们边听边看课文,以加深对意义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情感感染和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语文感悟活动。首段娓娓道来,如叙家常,抒情色彩很浓。第二段读得低沉,突出“多可悲”一面,情感通过朗读节奏来体现。第三段内容与首段相照应,“能以足音辨认”从侧面表现出了项脊轩的宁静,读出喜爱之情,但又不能太高昂。第四、五段读出物是人亡的伤痛感情。读完全文后,学生沉浸其中不能言语,。教学所要的效果达到了。学生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已深深理解体悟了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并为之感动。所以这一阶段虽说是在“享受听读”,其实也是对全文的整体感悟,并使整堂课的教学渐趋高潮,师生交流达到共鸣。
进而深深地被文章内容所感动、所吸引,从而使教师、学生、作品之间,从感情、意志到思想达到契合一致。
3、要注意恰到好处的理性总结,引导学生感情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是期望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感受文章之美,而且还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将原本作品之美融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就需要对构成文章之美的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总结出从内容到形式的美的规律,并通过反复地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感情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写出美的文章来。
教学《最后一课》,应首先引导学生理清小弗朗士在上最后一课时感情变化的过程,启发学生深思: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指导学生归纳出他的心里活动的流程:吃惊→诧异→万分难过→懊悔→舍不得→忘了先生的惩罚→明白→挺难受→全都懂→挺容易→永远忘不了。明确韩麦尔先生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仇恨,上了最后一课,使小弗朗士觉醒了,懂事了→爱祖国,爱人民,恨侵略者,进而理解作者的意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了《最后一课》,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无辜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或许,有一点还“不错“,就是战争能让一个人瞬间成长。当然,谁都不喜欢这种”成长“方式吧!?
普法战争暴发后,从白发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们感动。
我们不尽会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也是如此,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战争对人民的损害却是一样一样地!
可恶的侵略者,该死的战争狂,他们的所作所为能对得起谁呢?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母语,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传载体。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国人民语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盘散沙。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我们也更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心永远是中国心。
四、剖析形象、探究艺术美.
1、正面的美:《水浒传》里行者武松,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让我们感受到了疾恶如仇、同情弱者、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中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杂剧《窦娥冤》通过塑造一个纯朴善良、坚贞不屈的元代女性形象,反映了元代恶人横行、官吏昏庸、法制黑暗的社会现实,从而创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美。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熏染,无不给人以美的快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背影》这篇散文不仅描写了衰败的家境和伤感的父子别离,而且朴实无华地刻画了一位衰老的父亲蹒跚而行的背影,车站送别时为了给独生子买橘子,他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在微倾,显示出努力的样子……。”此处描写不仅令当时的作者潸然泪下,更让在座的学生感到了深深的父爱,课文展现出的亲情之美感动了学生,更让他们想到自己父母平日的关怀虽琐碎却是出于爱子真情,应当用心回报自己的亲人。
2、反面的美:
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里也少不了各式各样“丑”的人物形象。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守财奴》老葛朗台等。这些“丑”的人物形象,无不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正如罗丹所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可以成为非常的美。”这是因为作家从正确的观点出发,对“丑”进行揭露、嘲讽、否定,激起人们的厌恶、憎恨,从而让读者更加热切地向往美,进而达到审美效果。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雕塑家罗丹道出了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走进语文、钻研教材、探究美育,在这一美的课堂里挖掘美,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2011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