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800|高考议论文瓶颈突破(3)

高考指导 |

时间:

2020-05-29

|

【www.scfaying.com--高考指导】

二、“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议论文立意瓶颈突破

网页快照:“人以情为胜”,没有了情,就没有了灵性,人就如同行尸走;“文以意为主”(王夫之),没有了意,就没有了灵气,无论多么妖艳,也只能发出“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喟叹!由此,我们似乎得到了某种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文章立意不明,或流于肤浅,或落入窠臼,即使具有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球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才情,也难得有杜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精气。正如《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说:“词句究竟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实际是曹雪芹借人之口,说出自己的体会。看得出他是把立意视为致胜之法宝的。

瓶颈3.“南辕北辙,隔靴搔痒”——观点不切合题意

【知识问答】

1、议论文立意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准确。它要求考生在对题干及附加信息进行认真的审读以后,在充分地挖掘题目所蕴涵的意思或隐喻的人生哲理之后,在联系现实,参照自身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准确的中心。

②深刻。有了前面的审题后,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和立意能够淋漓尽致地揭示或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因此,在多维思考和多角度立意的前提下,为自己的文章确定一个蕴藉深刻的立意。

③全面。对题目的分析和理解既要做局部的“单击”,又要做整体的“扫描”,既要对现象进行必要的“粘贴”,又要对内在的实质进行“剪切和另存”,既要对题目文本进行“复制”,又要“链接”现实的生活。

④新颖。世界是精彩纷呈的,因此,我们在创建自己的新的文本理念的时候,要学会替换自己头脑中存储的陈腐的思想,将鲜活的、具有前瞻性的观念添加到自己的立意中。

2、议论文观点切合题意应该做到哪些?

答:议论文的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它是贯穿整个文章的纽带,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观点切不切题意往往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指数,特别是在高考阅卷中,题意切合与否,是关乎一篇文章得分高低的重要杠杆。所以,我们确立的观点,既要言简意赅,又要切中肯綮,既要准确全面,又要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

3、议论文的观点切合题意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鲜明。要能一针见血地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②准确。要能毫发不差地揭示题目所包含的道理。③透彻。要能入木三分地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④别致。要有自己独立的元素,不能人云亦云。

【瓶颈探测】

用“风马牛不相及”来形容一些考生的作文是过犹不及的,在历年高考中,都会出现一些观点与题意“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尽管考生费尽了心思,但最终因文不对题而被判为“死刑”,考生是徒劳无功,老师是爱莫能助,这确实是很令人痛心的事。

高中生议论文观点不合题意的常见毛病如下:

1、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

对于题目缺少整体的感知,只抓其中的某个枝节,对其它的部分视而不见,乃至顾此失彼,前后脱节。如2006全国卷Ⅲ(贵州、云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省)高考作文题:书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99年60%,01年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质问他们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3.7%,03年18.3%。有些考生在进行审题立意时,只看了前面的内容就草草下笔,乃至将后面的主要信息“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3.7%,03年18.3%”一句置于脑后了。结果导致观点上的偏差。

2、 “浮光掠影”式

一些学生对于一些关系型的话题作文习惯于从表象入手,而不去挖掘材料所隐含的哲理,结果造成观点的片面性。有些同学在为下面这则材料立意的时候,由于没有弄懂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导致立意的失当。材料是这样的:《圣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巴比伦人想造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后便从中作梗,使巴比伦人内部不和,在如何建塔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结果建塔的计划成了泡影。事实上,这则材料包含两层因果关系,一是外因,上帝的挑拨使建塔成了泡影,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成事须有主见,警惕上帝的挑拨。二是内因,内部不和使建塔计划成了泡影,因此可得出另一个结论“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就会失败。我们都知道,内因决定外因,它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一些学生却偏偏只看到外因,而忽视了内因。

3、 “含糊其辞,擦边球”式

在作文时,不去对材料进行整体的把握,而只从某一个方面去思考问题,最终使提出的观点与中心论点若即若离,像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如对下面这则材料的立意便是如此。材料:培根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别林斯基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有的同学说:“我们生活得很幸福,这里没有厄运,也没有不幸,我能创造出奇迹吗?”,按理说,从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来看,正确的立意应该是“奇迹就握在你手中”,但有些同学却提出了“顺境出人才”或“逆境出人才”等带“擦边球”性质的观点。

4、 “自作主张”式

有些同学在作文时不但不认真地领悟题目的内涵,而且对命题者的意图也不加以揣测,结果导致观点与题目背道而驰的局面。有这样一个作文题:如此“谦虚”要不得。从题目不难看出,此“谦虚”讲的是生活中那种把“退缩”“虚伪”当做谦虚的“谦虚”,是要进行抨击的,但我们有的同学却不问来路,不问青红皂白地大谈特谈彼谦虚。

5、 “主次颠倒”式

做任何事情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我们在处理事情时切不可主次颠倒,黑白不分,而要善于去抓住主要方面或主要矛盾。1999年高考作文题是:阅读下面的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700—800字的文章。考生审题失误主要表现在:①主次颠倒。材料重点在母亲说的话:“……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而有些考生却关注孩子与小山的对话,或谈不应“骂人”,或说“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这就偏离了材料的主旨。②理解浅薄,言不及义。有不少考生虽然看懂了寓意,但不能就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作深层次的论述。

◆反例诊断

谈谈“难得糊涂”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先生有一句叫做“难得糊涂”的名言,有人对此奉若至宝,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思想消极的的表现。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不能不让人担心,有人遇到困难就用“难得糊涂”来安慰自己,有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工作没有起色,事业受到阻碍等的时候,就用这句话来搪塞,来敷衍,总之,“难得糊涂”正在我们的社会大行其道,几乎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

更令人忧心的是,一些人面对社会的不良现象不是去斗争,不是去理论,不是去大胆地制止,而是心安理得地说,难得糊涂!由此可见,“难得糊涂”又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

由于这些思想的作祟,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没有人愿意让个座;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干男盗女娼之事也没有人去干涉;在单位,有人假工肥私也没有人去揭发……

然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升月异的时代,那么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理应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向上的勇气、与邪恶作斗争的信心。但却事与愿违,让人痛心疾首。

试想,如果我们不起来与这种思想作殊死的斗争的话,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还能进步吗?

诊断:“糊涂”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冠之以“难得”便赋予了新的哲理。本文应着重扣住“难得”展开文章。它的深刻的哲理在于:事实上世界上的事并非事事“清楚”,实际上也办不到。而本文却没有去真正地理解这句名言的内涵,就抓住“糊涂”二字大做文章,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文章的观点也是不切合题意的。

◆一句话启思

人没有了精气神就会颓废,文章若失去了灵魂就成了无病之呻吟!

【瓶颈突破】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可见观点在为文中的重要地位,有了它文章就能生辉,反之,不管它的文词有多美,构思有多奇,都如同一尊枯槁了的木乃伊一样面目可憎,了无生气。“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我们在作文时,一定要树立起观点的“主脑”意识,让自己的观点与题目心有灵犀,让自己的观点与文章比翼齐飞!

议论文观点要切合题意有哪些方法?

1、“大题小用”法

这是审题立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谓是“一刀鲜”。如以“水”话题写议论文的话,我们可以将这个大的概念,通过联想,运用发散思维来立意。因此当我们拓展思路,展开联想,运用发散思维后,便能挖掘出这样一些具体可感的立意:(1)汇集涓涓细流,终成汪洋大海(2)不放任自流,才能勇往直前(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高山流水”(5)积累越多,力量越大(6)无论升得多高,也要投回大地母亲的怀抱(7)水滴离开集体,就意味着干涸(8)水,生命之源(9)“水滴石穿”,持之以恒(10)“君子之交淡如水”(11)“飞瀑之下必有深潭”(12)“水管喷泉里出来的总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总的血” (13)纵然千回百折,也要奔向前方(14)“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15)“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16)“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都不是直接只写“水”,而是由水与别的事物的关联写起的,思路变的异常开阔。

2、 “多角度立意”法

多角度立意法实际上是一种综合了求同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辨证思维的综合思维方式。客观事物是复杂而多维的、发展的,人们认知事物的也会因人而异,因此,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也是习以为常的,如果我们能善于运用多角度立意的方法思考问题,那么就能使自己的立意更加的切合题意。

有这样一则材料:春天雨水勤,田里禾苗长得好。但再看看田垄的杂草,由于雨水多,长得也不错,正跟庄稼在争水分和养料呢。但这不要紧,把它锄掉就是了,可不能因为杂草多了,就抱怨雨水也多了。

从这则材料来看,如果不进行多角度思考的话,是无法准确立意的,从雨水,禾苗,杂草三个方面及相互关系来分析,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个事实:要使禾苗旺盛,必须要有雨水,同时也必须锄去杂草,不能因为杂草多而抱怨雨水。然后,由此出发,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不能够因噎废食。如果我们再联系现实展开联想的话,由“雨水”可联想到改革开放政策,由“禾苗”联想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由“杂草”可联想到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某些问题。

3、 “化实为虚”法

这是一种将题目中的的实的事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转化为形象的事物的一种方法。如“谈风”这样一个题目,若不将其转化的话,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但是,采用化实为虚的手法,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可以将“风”比喻为社会改革的春风,社会的春风,人间的真情和真爱,也可将其引申为风尚,潮流等等。

4、 “对比分析”法

有些事物中存在有两种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现象,审题立意时可以将两者进行比较,从对比中寻找本质性的东西来立意。

如:小猴子和老山羊看到一株被风刮倒的桃树,上面站着许多桃子。小猴子把桃树一分为二,自己拿了上半截,把下半截连根分给老山羊。过了许久,小猴子到老山羊那儿去玩,发现老山羊有一颗很好的桃树,就问老山羊是从哪儿弄来的。老山羊说:“这就是你分给我的那半截……”

比较这两者的行为,我们很容易窥见这两者不同的内心想法。“小猴子”只是贪图一时享受,而“老山羊”却有长远目光。在对比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做事应从长远利益考虑,切不可鼠目寸光。

◆一句话启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在文章里头移植自己思维的火种,就会使自己的文章文采斐然。

◆范例指引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十几年前,一艘名为“渤海2号”的钻井船,由于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某些领导不讲科学,违章指挥,而导致翻没,死亡72人之多,损失达数千万元。灾祸发生后,有关领导既不引咎自责,也接受教训,反而轻松地说:“要交学费嘛。”据不完全统计,该局限性事故发生的前四年内已发生各类事故1000多起,造成105人死亡,114人重伤,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请以“学费”题写一篇文章。

学费

学费即学习所需的费用。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这其中的“智”也可喻为一定意义上的学费。

曾听闻有一如此交学费者。某领导不注重安全生产,致使事故一再发生,最终使某钻井船队翻沉,72人身亡。事故之后,该领导不便面无惭色,更谩言:“交学费嘛!”听了这样的报道,不能不让人寒心。这位领导身受国家与人民的嘱托,却置国家与人民利益于不顾,玩忽职守。72位工人的性命,数千万元的损失,又怎是一个"交学费"便能轻轻带过的?如此的学费太令人撕心裂肺,这样的学费交不得,也交不起啊!

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确有许多东西要学。要下力气搞发展,首先要明确学什么。不然花了人力物力,东西学了,却学来无用,也是白搭。不是早就听说曾有企业胡乱引进所谓先进技术,投资千万却换来一堆废铁吗?还有的省市置自身条件于不顾,一味跟风搞投资,最后落得两手空空。这种种的一哄而上的“交学费”方式是不可取的。于是想起鲁迅先生说的:“我们要占有、挑选。”的确,只有认清方向,才能使学费交得明白。

交明白的学费,学有用的东西,这当然是好事,可有的人不是吃了“堑”不长“智”的。在过去的旧学堂里,学生交了学费入了学,不学东西或学不好东西是要挨教师板子的。而对于那些玩忽职守的人而言,这"板子"便是失去人民的信任,遭到众人的唾弃。怎样才算是付了代价学了东西呢?春秋时期,昊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置敌我悬殊于不顾,贸然出击,导致兵败。但勾践却并未因此而颓废沉沦,他臣薪尝胆,凭借一股向上的韧劲发展自身,伺机而起,最终夺回了家园。一时的失误并不算是最后的失败,关键在于能否从失误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反观材料中提到的那位领导,他挨的板子本应当是又重又狠的。因为在此事故前的四年内,已发生事故1000多起。也就是说已经交了1000多次学费,为什么他们就总也学不到东西呢?我们还能让他们把这种昂贵的学费糊里糊涂地无休止地交下去吗?

如今的竞争已不再是两国间的血战史。而是国家与国家间综合力的兑争。正因为我们的实力还不够雄厚,所以我们象征国家尊严的驻外使馆才会被人当作“错误的目标”轰炸,那些天皇极权的顽固分子才敢公然否认日本侵华史……无可讳言,要发展就要学习,要学习免不了要交学费。于是这“学费”如何交得值就成了重要问题。

处事讲究科学,遵循客观规律,遇到挫折坚忍不拔,吸取教训,绝不再犯,这才是付了明白的“学费”,这才是真正可交的“学费”。

指引:

审题与立意: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奔腾向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交学费”成了一个时尚词语。凡要学习,必有代价,原也无可非议。可是,不少人把它当成推卸责任的冠冕堂皇的托辞。他们以它来掩饰不讲科学不懂业务的窘态,以它平掩盖权钱交易的丑闻,以它来化解损害国家的巨额财产、人民血肉之躯的罪戾。

此题可驳可立,也可驳立结合,以对比的方法展开论证。选择角度可论该局的某些领导的不讲科学,也可论他们的上级领导的姑息纵容,还可论司法机关对渎职者的惩罚力度乃至我们的用人制度。(多角度立意法)

文章点评:这篇文章着重从国家利益出发,提出学费要交得有所值,要清楚明白,且不能一交再交,中心明确,观点切合题意。

二、2000年的高考作文是议论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有篇高考作文出现了这么一段:“人们都把秋雨写得凄婉忧伤,鉴湖女侠秋瑾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句子,而我却觉得秋雨很好。秋天的雨淅淅沥沥,细细的、轻柔的,忽而倾斜,忽而飘洒……”,从此一发不可收,全然描写秋雨去了,再不顾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中心,乃至最终被判为偏离题意。

指引:1、这是由思维的不确定性和构思的随意性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转移话题,写了许多不合题意的内容。议论文常见病是转移论题。

2、犯此病者,大抵是在写作中横溢斜出自己熟悉的思维点,按理要撇开它,围绕原定的话题继续写下去,可他却躲不开,甚至文兴大发,就势大写特写起来,于是大段偏离题意便成了情理中的事。如果认真构思,紧扣题意,不随心所欲,而能沿着一条明晰的思路写下去,这类毛病便可避免。 

◆在线检测

一、先看下面这一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从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佛德的富裕农民为得到埋藏宝石的土地,变卖了家产出外找寻,终于穷困而死。可是就有人从他卖出的土地里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

问题:请对这则材料进行多角度立意,并列举你的观点,然后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佳的立意。

二、请你为作文《“吹毛求疵”辨》进行准确的立意。

三、有一学生在以“减负与增效”为话题进行作文时,全文大多是“从反面对当前学校教育、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挞伐,在文中渲泄自己的满腹牢骚”,你认为他这样做符合题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1、列举自己的观点:

A、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

B、任何事都应有计划地进行

C、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发现“宝石”

D、挖掘自身的宝藏

E、珍惜自己已拥有的东西

2、选择最佳的立意:观点D。“挖掘自身的宝藏”才是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

二、“吹毛求疵”是个贬义词,指故意的挑剔,不过题目上有了个“辨”字,在掌握题意时认识应该有所不同。对别人不该吹毛求疵,要看主流,看大体,多表扬,诚恳帮助:吹毛求疵会损害对方的积极性,甚至会破坏团结。而对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对共同的事业则要有“吹毛求疵”的勇气,因为“疵”尽管小,总还是客观存在,把“疵”找出来,除掉它,只会使白璧无瑕,因此,要欢迎别人来“吹毛求疵”——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提出批评或意见。

三、偏离了题意。理由:1、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应该慎重对待,要根据题目要求及自己对材料的熟悉程度来选择角度,力求观点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明确。因此在审题立意时要辩证地去认识问题,否则就会顾此失彼,走上一个极端,造成思想上的硬伤。2、这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文章的重心要放在“减负与增效”的辨证关系这个重心上,而不是其它。

◆教师点评

◆学生启悟

版权声明:本组作品为作者参编的书里的部分,未经作者本人及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均不得转载。

延伸阅读
重庆08年高考体育专业考试代考生起跑线上被捉“其实我也只是想考好一点啊。”昨上午,重庆2008年高考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在西南大学第一田径场全面开考。一名考生因找人替考被监考官当场识破,流下了悔恨的眼泪。此次考试共吸引了来自全市40个区县的3894名考生报名参加,是重庆历年来体育专业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9-06
序号 学校名称 项目 1 清华大学 田径、射击、游泳、赛艇、健美操、篮球、排球、足球 2 北京大学 田径、健美操、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赛艇、棋牌 3 北京理工大学 田径、武术、足球、篮球、定向 4 中国人民大学 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乒乓球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排球、田径、足球、跆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9-06
北京大学招生录取规则揭密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邮编:100871电话:010-62751407网址:www pku edu cn一般规定1 北京大学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可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2 若在北京大学投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定向专业招生计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8-23
比喻的六种类型明喻: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如: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  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8-13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8-07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8-07
文言虚词用法辨析(高考)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8-07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8-07
解读2008年高考新方案     令社会广泛关注的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正式公示。昨天上午,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向记者进行了解读。     他说,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与原来高校唯分录取相比,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对高考选才的要求,使高考选才既重统考,又重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8-07
改革高考能否为学生“减负” 理性看待高考改革在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旋律。这里既有高考本身“法久终弊”的原因,也有改革受到各方面制约,难有所谓“大突破”而使社会产生焦虑的因素,更因为有些人把一些深层次的社会、文化问题,简单地全部归因于高考,以为只要改革高考,其他高中语文>高考指导
2020-08-0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