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卫灵公第十五原文及翻译]《卫灵公第十五》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www.scfaying.com--经典名著】

《卫灵公第十五》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这一篇探讨的是治国、做人、修身和为学的问题,治国以礼,做人以仁,修身以道,为学以教。

【原文】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问作战阵列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礼仪的事情,我曾听说过。军队的事情,我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解读】《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也就是孔子小的时候就“习礼”,经常以礼器和俎豆做玩具,所以孔子回答礼仪的事曾听说过,但对于排兵布阵之事,孔子却回答我未曾学习。其原因是儒家主张仁政,而非暴力。卫灵公有很强的急功近利的想法,孔子从内心不赞成,所以说“未之学”。从孔子的人生经历来看,孔子曾做过司空,处理过峡谷相会和堕三都的事,不太可能不懂军事。只是灵公的主张与孔子的政见不合,孔子采取了回避的策略,属于“避言”这样的一种处事方式。“明日遂行”则采取了“避地”这样的处事方式。

【原文】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都病了,没有人能爬起来。子路一腔怨气地对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仍然会坚持。小人穷困的时候,就会胡作非为。”

【解读】君子与小人面对穷困时的区别。君子之所以能固守穷困是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所以会宁守贫困而不是做人的原则。小人不以谋道为主,当穷困之时,一定会为生存着想,就会无所不为。

【原文】15.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孔子说:“子贡呀,你是以为我具有广博的知识而又记在心里的人吗?”子贡说:“对呀。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的思想和学问是始终如一的。”

【解读】从为师的角度看,“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只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试图告诉子贡他的学识并非是记问之学。我们今天评价一个人的学识,往往会说博学多识,但孔子认为真正的学问不是博学多识,而是一以贯之。“一”是什么?这是理解本章的意思的关键,我以为“一”既是指孔子的思想,也是指孔子的做人处事,不是有人说“做人是天下第一学问”吗?同时还指孔子的学问始终是知行合一、学思结合、体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其学问来自于实践,用于实践。指思想时,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是成体系的,不是零散的;指做人,就是说孔子的做人原则始终如一。“一以贯之”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孔子的学问是理解性的而非记忆性的,因为理解才是连贯的,记忆的东西无论多少,总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

【原文】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懂得德的人很少见了。”

【解读】慨叹理解德之难。

【原文】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什么也不做,就能使天下太平的,大概只有舜能做到吧?他具体怎么做呢?他只是自己恭敬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罢了。

【解读】无为而治单纯理解可以视作道家思想,但在儒家这里所谓无为是相对于内圣而指外王的状态,如家历来主张先做好自己,“其身正不令则行”说的就是无为而治,“恭己正南”正是修养自己。与“居其所,众星共之”的思想一致。

【原文】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译文】子张问自己的行为怎样才能正确。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动恭敬踏实,即使是到了蒙昧落后的地方也能行得通。说话不诚实守信,行动不真诚敬慎,就是在本乡本土又怎么能行得通呢?站着,就好像看见 ‘忠信笃敬’几个字在眼前;坐车,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可在车前的横木上。这样就到哪都行得通。”子张把这句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解读】一句话,做人要诚实,诚实到哪里都会通行,无论文明与否,这与人的本性相关。但做到这一点又是何其难啊。而子张为很好地践行这个道理,便把这句话记在了自己的大带上,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看来忠信笃敬是人的本性渴求的品质,无论文明与否、环境大小,所有的人都会希望被人以此对待,遵循人的本性需求,就会通行无阻。

【原文】15.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译文】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的人啊。国家政治清明,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昏暗,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昏暗,他就辞去官职归隐。”

【解读】这一章孔子赞扬史鱼和蘧伯玉这两个人。史鱼,名鰌(qiū),字子鱼,卫国大夫。史鱼自以为生时不能做到进贤退不肖,死后继以尸谏,所以人们赞扬他正直。蘧伯玉,名瑗,卫国大夫。我们注意到,孔子只是说“直哉史鱼”,而评价蘧伯玉却说“君子哉蘧伯玉”,尽管一样是赞誉,但还是有区别的。史鱼其人,不管环境怎样,始终保持“直”之本色,而蘧伯玉则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决定自己的去留。史鱼精神可嘉,蘧伯玉更富于智慧。这两个人,一个人更像西方的布鲁诺,一个人更像哥白尼。从孔子的思想来看,孔子从内心更钦佩蘧伯玉。安德义先生这样评价这一章,说“史鱼君子之勇者,具有勇者之直;蘧伯玉是君子之智者,具有智者之直。”蘧伯玉之智更高,需要达于“明”的境界才可以在行为上做出这样的选择。

【原文】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孔子说:“可以与他讲却不和他讲,就会失掉一个可靠的人;不可以与他讲却和他讲了,就是失言说错话了。聪明的人既不会错失可靠的人也不会说错话。”

【解读】与人交往说话要分清对象,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话不说,不可以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这就是智慧。能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双慧眼,能够看清什么样的人可靠则需要学习修炼,熟悉人性、人心。这就是恰到好处,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思想。

【原文】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有理想抱负的、有仁德的人,没有人为了求生而伤害仁德的,只会献出生命来成就仁德。”

【解读】仁是孔子的终极关怀所在。没有对仁德的信仰和追求,是难以做到杀身成仁的。在儒家看来,仁比生命更重要,所以才宁愿杀身成仁。

【原文】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怎么去实践仁。孔子说:“工匠要想把事情做好,一定要先使干活的工具锋利。住在那个国家,你就要侍奉那些大夫中有贤德的人,与这个国家中有仁德的士人交朋友。”

【解读】其实子贡的问题放在我们今天就是问,怎么走好仕途之路。意思就是怎么能在行政机关少栽跟头,顺利晋升。而孔子告诉他的就是想要实现目的,就要有所准备。那就是侍奉好那些走正道、干实事的领导,结交那些踏实干事、想着集体的那些人做朋友。是啊,如果侍奉那些以权谋私的领导,结交那些结党营私的朋友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不言而喻,现在的这类的事例太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任何时代并不是所有当官的就都是贤者,就都有比老百姓高的觉悟。贤、士就是钱穆先生“品流说”中所指的部分人群。

【原文】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译文】颜渊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采用舜时的音乐。舍弃郑国的曲调,疏远光讲好话的人。郑国的音乐淫靡,光说话好的人危险。”

【解读】儒家修身讲择善而从,治国亦是如此。孔子告诉颜渊的正是这个道理。另外,也是因为颜渊是追求完美理想的人,所以孔子才给出了这样高的目标。

【原文】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

【解读】这句话讲的是生命的成长是需要着眼长远的,没有持续发展的眼光,势必会被眼前的忧虑所困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a),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原文】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完了啊!我没有看见喜好道德像喜好美色那样的人。”

【解读】食、色,性也。德行,非自然之性。如果人能好德如好色,这个社会该会是怎么样子呢?

【原文】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是个贪恋官位的人吧。他明知柳下惠这个人贤能却不推举他做官。”

【解读】臧文仲,鲁国大夫;柳下惠,鲁国的贤者。由此章的记载看,臧文仲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与公叔文子相比真是天壤之别。(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zhuàn),与文子同升诸公。)

【原文】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严格要求自己少责怪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解读】严以待己,宽以待人这是古今亦然的处世之道。“躬自侯”有的时候可能自己会很苦,但因此也不会招致抱怨,即便是自己做得不足。

【原文】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

【解读】不说怎么办的人就是不思考的人,不思考就难有进步和成长,孔子对这样的学生没有办法,今天的教育也一样。更为遗憾的是今天这样的学生可能会更多,所以学位提升了,却不见生命成长了,这就是今天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皆是学生主动思考的结果,在教育的过程中看作为老师的孔子形式上处于被动的状态,实质上是一种引而不发的主动教之的状态;学生也处于主动状态,主动思考,这样的课堂就是生动的,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学生有兴趣,教师有情趣。如果学生不主动思考,老师拿这样的学生也没办法了。

【原文】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不谈正经的事情,喜欢玩弄小聪明,难有所成!”

【解读】这类人没有人生目标,好耍小聪明。这是我想到了青年时的毛泽东,毛泽东有“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女人、不谈家庭琐事,正好与这类人相反,所以毛泽东成了毛泽东。蔡元培德国留学归来谨守“三不主义”: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因此蔡元培成了蔡元培。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我想也与孔子的这样认识相关。

【原文】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本质,通过礼去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表达它,用诚信去成就它。这才是君子啊!”

【解读】我的理解孔子是说君子应该以道义为追求的根本,怎么追求?就是“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做到如此才是君子。

【原文】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忧自己没本事,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

【解读】类似的话孔子没少说,其实还是告诉自己的学生长自己的本事才是硬道理。

【原文】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到死也没名。”

【解读】儒家文化是生命的文化,注重生命的成长。这一章不同的解读家看法不同,我认为孔子说的是努力一辈子也没有成绩,这是君子之忧。孔子的发小原壤就是一个典型的没世而名不称的人物。

【原文】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解读】又是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做事总是向内找自己的原因,而小人正相反,总是要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君子凭借自身的力量成就事业,小人凭借外力成就事情。儒家的文化一大特点就是内在超越兼顾外在超越,内在超越是前提、是根本;外在超越是末节,所以,从根本处着手解决问题就要求诸己。

【原文】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不与人争,合群却不因私结党。”

【解读】君子不争、不党是为什么?难道无欲无求?非也。人世之间的争,无非争的是私欲的满足,君子的人格境界和理想,绝不是一己之私,所以不争不党。争也是天下的利益。

【原文】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会根据一个人的说话就推举他,也不会因为做人有问题而否定他说出的有价值的话。”

【解读】说话、听话都有学问。孔子有句话是“听其言观其行”,儒家最为重视的是行动,在社会中注重事功,说得头头是道未必就能做得到,所以选拔人才不可以以言举人,但也不以人废言,这是正确的。但我们今天所谓的公选,差不多就是以言举人,今人的认识还不如古人全面,怎能不让人难过?都说社会发展,如此,又怎么能发展?或许,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原文】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一辈子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人。”

【解读】“恕”的修养,也有选择问题。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宽恕的。《呻吟语.人情篇》中说:“恕之一字是个好道理,看那推心者是什么念头,好色者恕人之淫,好货者恕人之贪,好饮者恕人之醉,好安逸者恕人之惰慢,未尝不以己度人,未尝不视人犹己,而道之贼也,故行恕者不可不审也。”

【原文】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孔子说:“我对于他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果赞美过谁,那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这样的老百姓,正是夏商周三代按道义做事的原因啊。”

【解读】现在社会的复杂,正是人心复杂的表现。人心若能真诚,社会就会直道前进。

【原文】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文】孔子说:“我在史书上还能看到因存疑而空缺的标识,有马的人,能将马借给别人骑,这两种情况今天都没有了!”

【解读】孔子说的是两种处世方式:一是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一是对待生活宽宏憨厚。

【原文】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解读】忍与让的区别,“让”是一种风度,一种雅量,“让”者主动,让者气象万千;忍者被动无奈,是忍气吞声,是忍于难忍之时。仁者之忍,为江山社稷,为国家民族,为天下百姓,为至公正义而忍,忍饥、忍苦、忍累、忍辱,忍一切难忍之事,于个人是小事,为国家民族是大谋,个人难忍之事均为“小忍”,天下正道方是“大谋”。

【原文】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所有的人都讨厌他,一定要考察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了解一下为什么。”

【解读】识人和选拔干部,不能别人说他好就好,一定要考察为什么。这与学习上所说的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一个道理。

【原文】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弘扬道义,不是道义弘扬人。”

【解读】道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真理与人的关系。

【原文】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不改正,那才是真的错了。”

【解读】言外之意,知错必改就可以原谅。古人一直提倡知错必改,知错能改就不算是过。颜回不贰过,今天看不是不犯错,而是不犯同类错误,这已经很难得了。

【原文】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宿不睡觉,为了思考,但没有什么收益,还不如去读书学习。”

【解读】孔子这句话应该是进一步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重点在“思而不学”这一点上。在学与思的问题上,儒家的观点历来强调学思结合的问题,偏向哪一方都不是最佳的办法,而且还可能有害。这样的思想方法有悖中道思想。

【原文】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孔子说:“君子谋求道义,不谋求衣食。为谋食耕田的人,也难免会饿肚子;为谋求道义去学习的人,就可以做官拿到俸禄。所以君子只担心道义而不担心贫穷。”

【解读】谋道不需谋食,食自至;忧道,无需忧贫,贫自去。这里有一个至深的道理,那就是功名利禄是优秀和成功的附属品。把事情做好,就不必愁吃饭问题。正是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所以君子固穷。

【原文】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孔子说:“凭头脑得到,不用仁心守住它,虽然得到了,最终也一定会失去它。凭头脑得到,又能用仁心守住它,但不用庄重严肃的态度面对它,老百姓就不会敬重你。凭头脑得到,用仁心守住,以庄敬的态度面对,行动如果不依据礼制,就仍没有达到最好。”

【解读】知识的积累与价值的体现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知是重要的,但不是孤立的离存,也不是最重要的价值。这里涉及了学习过程中,理解与记忆的关系问题,“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讲的就是记忆但不能理解,虽得之,也终会必失之的道理。仁之中一定有感情的参与,舍此谈不上理解。没有理解也便没有长久的记忆,就无法谈得上守的问题。“庄以临之”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的坚定不移,始终以真诚面对的问题。青春期恋爱,跟这个是一个道理,追到手却不真心对待,总会失掉,即便不失掉,一辈子的婚姻质量就不能成为天下最好的了。

【原文】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聪明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让他承受大使命。小人不可以让他承受重大任务,去可以让他做些小聪明的事情。”

【解读】君子有大格局、大气度,能干大事情。小人气度与格局都不及君子,只能做些小事情。大智慧在小事情上难以全部体现出来,小聪明也难以解决大问题。

【原文】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需要,就像对水和火的需要。水与火,我看见蹚水火而死的却没有看见践行仁而死的人。”

【解读】这句话很难理解,至今我还没有完全明白。此章的意思接近“好德如好色”的思想。

【原文】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追求仁德不必让着自己的老师。”

【解读】读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了西方圣哲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两句话那么地相似。说的其实都是坚持真理的问题,都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求真的事情。只不过一个是从老师的口里说出,一个是从学生的口里说出的;一个说的是追求仁德的真,一个讲的是客观事物的真的问题罢了。

【原文】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孔子说:“君子坚持正义之道而不必拘泥于小信。”

【解读】如何辨别正道与小信取决于人的视野,没有大局意识无法分辨。

【原文】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文】孔子说:“侍奉君主,要认真地对待工作然后再谈薪水。”

【解读】用今天有些人的话说,对待工作要对得起那份薪水。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很多大学生找工作,不谈在几能否胜任工作,却先谈薪水几何,做人古今之别立现。

【原文】15.39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教育学生不要分出等次级别。”

【解读】说的是孔子对教育的看法,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都有教育的权利。教师什么样的人都该教,对学生一律平等。

【原文】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追求和信仰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划共同的事情。”

【解读】同道为朋,没有共同志向,难以想到一起,想不到一起自然也就无法共同谋划。能否共同谋划一件事,道是前提。《子罕第九》篇有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里所言“道不同”就是“未可与适道”。《子张第十九》篇有曾子评论子张的话,“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其实说的就是曾子和子张就没有共同的志向,这两个人不是走在同一条人生道路上。

【原文】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言辞能表示明白含义就足够了。”

【解读】孔子对语言的看法是能表示清楚明白含义就可以,注重的是实用内容而非形式的华丽。

【原文】15.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译文】师冕来见孔子,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座位旁,孔子说:“这是座位”。所有的人都坐定后,孔子便告诉他:“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走后,子张问:“这就是和盲人乐师讲话的规矩吗?”孔子说:“是的,这就是帮助盲人乐师的规矩。”

【解读】这一章是孔子实践教学的典范,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之中,孔子以自身的示范,告诉学生的相师之道。其实,很多做人的规矩都是身教的结果,而非言教的结果。孔子在这方面堪为世人楷模与典范,今日教育者应该深思之。钱学森之问,现实所缺的大师,其实缺的就是身体力行、以身示范这种精神。

延伸阅读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那么你知道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要怎么样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00字锦集七篇,欢迎品鉴!
2023-10-29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00字范文(精选7篇
2023-10-24
《雀楼》是春花雪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名著《登鹳雀楼》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0-23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摘抄文学经典名著的名言语录(锦集3篇),欢迎品鉴!
2023-10-07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它讲述了东汉末年的三国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00字【八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0-03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名著的精彩段落摘抄汇编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9-08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名著礼记的读后感【汇编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9-08
著书:汉语词汇著书:宋代陆游诗作著书:苏籀诗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经典名著书单范文(精选4篇),欢迎品鉴!
2023-07-15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中必读经典名著【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7-15
读书心得,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经典名著《骆驼祥子》读后感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6-18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