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高考语文全国一卷|2011高考语文突破专题——散文阅读

【www.scfaying.com--答案】

2011高考语文突破专题26:散文阅读  

考纲考点解析  

【考点透析】  

根据《考纲》规定,散文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考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不像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2、空间转换广。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4、表达方式活。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神不散”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这样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不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更是命题人设题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一、梳理文脉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作品结构”, 能力层级C。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绿》、《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梳理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一吃透“形”。   

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分析文章结构用语:(1)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2)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3)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4)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二、寻找“文眼”  

《考纲》要求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能力层级D。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 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表面上看,全文处处都是扣住一个“静”字,但实质上,却处处都反衬自己内心的不“静”,显然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揭全文之主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  

三、概括主题  

《考纲》要求考生“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C。  

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采用艺术手法,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因此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如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答案来。但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需要考生体会概括。  

据形悟神,即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联系“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再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  

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形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例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的象征意义,是理解该散文主旨的关键。如2006年全国卷《绵绵土》.文章的中心意象是“绵绵土”,它的特点是“金黄色,细柔,温暖,纯净”,在文中象征着故乡及亲情。而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往往又正是散文主旨之所在。  

不少散文作家都喜欢“卒章显志”的写法,我们还可以先读文章的结尾,了解其“志”,然后再浏览前面的材料,这样会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再说,散文的主旨大多是抒情、明志、言理,这也给我们把握主旨带来提示,即我们可从“情、志、理”入手。   

四、分析手法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散文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重点之一,主要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复习应该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作品的表达方式,第二个是作品的写作手法,第三个是作品的布局谋篇,第四个是作品的修辞方法。  

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事中寄寓的大道理——以小见大;文章写的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人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  

五、品味语言  

《考纲》要求考生“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如2005年高考重庆题《阳台上的遗憾》中有这样一句“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放在上下文中,我们应该能理解它的含义:即使在南方的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南粤高考直析  

【粤题精讲】  

 

(200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担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备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有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选自《散文选刊》1997年第12期,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5.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C。(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中国的水——黄河——壶口的黄河,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文章的核心内容,“从……写到……再写到……”,这不是“层进”是什么?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写“壶口的黄河”,文章开头却写中国其他地方的水,这当然是对比!(2)善于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思考。可以说,文章的一切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用这种思维来思考,层进、对比当然也是为主题服务的。(3)善于从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个角度来思考。对比,能突出其中一方的特色,层进,也能凸显最后出现的对象。

 

参考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总领全文。 答出对比或层递,给1分;答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或“凸显主题,总领全文”,给2分。  

 

6.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C。(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题干“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已经暗示考生这是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进一步思考:侧面烘托了壶口的黄河的什么?(2)善于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思考。全文歌颂了黄河雄伟的气势和旺盛的生命力,第四段恰恰是渲染主观感受,从侧面对此作了烘托。  

参考答案:(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每点给2分。第(2)点中答出“使人如临其境”给1分;答出“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给1分。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1)根据“句不离段”的原则,只有通览第六段,读懂全段,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第六段写黄河在壶口有了生命力,它到了壶口,站了起来,“就像个顶灭立地的人活了”,这个“活”就是“飞跃”。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在本段中找出表现黄河生命力的句子。(2)注意文脉的延续,在更大的范围寻找答案。第七段是以黄河下游和黄河壶口作对比,进一步写黄河在壶口有了生命力。  

 

参考答案:(1)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自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2)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拦一往无前(或“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每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8.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 请联系全文作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D。(1)题干中的“联系全文”四个字,暗示考生在全文范围内筛选信息。(2)本文的主题是借黄河歌颂中国,在全文范围内筛选歌颂黄河、歌颂中国以及表述黄河和中国共同特点的信息,即可。  

 

参考答案:(1)有中国人的肤色;(2)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3)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4)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每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D。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文中几乎找不到可供答题的文字。怎么办?(1)化繁为简,把对一句话的理解简化成对其中几个关键字词的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字词是“该”“应”“自传”,理解了这三个词这句话也就懂了。(2)必须联系文章的主题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为什么“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为什么“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只要联系了主题,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3)巧用文章注释。高考试题中的文后注释,绝非闲笔,大都对答题具有暗示作用。本文注释说埃米尔·路德维希是德国著名传记作家,就是在暗中帮助考生理解“自传”的含义。  

 

参考答案:(1)“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 (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2006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时,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时,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他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1.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B。筛选对象是“夕照中的许多事物”,整合顺序是“空间位置”,据此,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第三段总写夕阳透入书房全过程的句子:“首先是窗台上……跟着是书桌上……然后……大书架上。”但是,如果局限在第三段又不能得满分,考生要看到下文中也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这样就可以按照题干的要求“分类列出”了。  

参考答案:窗台上:衰败的藤草 ;书桌上: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方的镇尺;书架上:《傅雷文集》、泥公鸡  

 

2.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动词表现力的鉴赏,能力层级D。考生首先要写出该词语的字面上的意思,然后联系具体语境、作者情感乃至文章主题,准确体会其丰富含意。例如“投射”的字面意思就是“投向,照射”,再结合第三段的语境来看,第三段虽然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但是,重点描写对象无疑是书架上的书,为什么把书作为描写重点?联系主题,答案了然。第三段全段都运用了拟人,以此也可以进一步赏析“投射”。  

参考答案:抛:扔,投掷之意。表现了夕阳慷慨的、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缓慢地下山,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3.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⑴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虽然能力层级D,但是此题没有难度。根据“答案在文中”的原则,可以轻松的在下文中找到有效的答题区域。

 

参考答案:“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世之言。  

 

⑵“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并要求考生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作出评价,能力层级D。先找出其中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凄厉的哀鸣”,再联系上文“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最后结合文章主题,就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  

 

4.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C。(1)注意“神奇”的谓语是“享受”,可以把问题简化为作者“享受”的“神奇”是哪些方面?(2)“方面”,不能答具体的《傅雷文集》、泥公鸡等物。(3)问“表现在哪些方面”而分值只有2分,又要“从全文看”,这就需要考生有很高的概括能力。从全文看,作者享受的是夕阳下现实世界的神奇,更是由此引发的精神世界。  

 

参考答案:“神奇”一是指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使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创造了无比神奇的境象。二是夕阳照射在书架和书桌上,让我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  

 

  

 

(2007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成1~3题。  

 

泥   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  

 

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概括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注意平时的训练,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做题时,要认真阅读语段,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段的中心意思,从而分清主次,决定取舍。概括句子一般包含四个方面:时间、对象、中心事件、意义(或影响)。答案撰写要做到连贯、简洁。  

参考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方法点拨:首先,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找出句子间的连接性词语。其次,抓住语言标志和文章体裁进行分析篇章结构。第三,理解文中前后照应、衬托等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  

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注意揣摩语言的修辞,理解其表达作用;二是注意揣摩语言的组合关系理解文章表现的内容,三是要揣摩语言的情味看出作者的用意和态度。对于修辞含义的理解,要根据修辞的主体及修辞句子涉及的相关内容,筛选相关信息,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了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自然使人想起了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本小题5分)  

 

方法点拨: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纵观全篇,从整体上去分析、理解,注重上下文的联系,依文释词,依文解句。  

 

3.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首先要梳理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吃透“形”;其次是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第三,据形悟神,即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联系“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再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事中寄寓的大道理——以小见大;文章写的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人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这样才能透过文章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深切悟出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方法点拨:做这类题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挖掘隐含信息,然后综观全文,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思路,再根据文脉合理推断,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粤考趋势】  

近年广东高考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更多的是选择了散文来考查学生,这不是偶然的,散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散文更适合用来考查学生。纵观全国,散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形成,2006年高考全国17套试卷中的文学作品体裁为清一色的散文,2007年全国共18套高考试卷,其中17套考的是散文。因此,考生应该把散文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的重点。2008年,我省自行命题以来第一次考小说,选文为国外作家的,全文具有象征意味,主旨较难把握,这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趋向。  

散文阅读的命题走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选文除极少数外国散文外,多数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第二,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第三,从命题的角度看,稳中有变。“稳”是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基本稳定;“变”是指将选择题改为了表述题,分值也由2004年的22分减少至近两年的15分。  

第四,近年高考中设题的主要形式有:⑴联系全文,作者说的“某某”指哪些具体的内容?请分条概述。⑵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的“某某”的完整含义。⑷请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结合全文,说明作者对“某某”的态度是什么。⑸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⑹ 通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某某”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应考方法盘点  

 

高考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每年高考散文得分率普遍较低,从复习的角度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              阅读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  

1.  树立主题意识  

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由此,产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原则――主题辐射,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不散”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而“形散”又加大了考生把握散文主题的难度。散文的文体特征,使得散文阅读的高考命题更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则。  

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  

2.  树立整体意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比如2006年江苏卷所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诗意画面的描绘中体现着作家对文明、文化的深沉思考。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承题目而来,具体描写烟雨中的老牛。第二段,描写白鹭飞来,有“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并把牛背当成了“宽敞的步行街”。第三段,揣想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面对这幅图的感受。第四段,是全文最值得品味的部分。在这里,作者先说“我在想着那个农人。……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再写“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进而写“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最后以“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比喻眼前这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真切地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对它“永远的牵挂”。综观全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一种醇厚而迷茫的情感,在平易中具有动人的力量。整体把握了全文的内容要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再看试卷上的考题——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答案就非常明确了。   

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带着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文章的主题。  

3.树立思路意识  

“形散”加大了散文的阅读难度,如何在阅读中迅速地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我们的办法是,树立思路意识。  

山有山脉,文有文脉,文脉就是文章脉络,就是文章思路。 叶圣陶 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 叶圣陶 先生强调思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实,思路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同样也有重要的作用。抓住了文脉就能准确迅速地理解全文。文章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  

一般地说,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该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点和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在阅读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情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写景状物的散文,在阅读中要理清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的。  

3.  树立问题意识  

带着问题去读书能大大提高阅读的实效性。高考中的散文阅读是为了回答问题的,而绝非平时的含英咀华。树立问题意识就是为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最有用的信息。  

问题意识分两个层面:第一,初读文章时,要时刻想着这些问题: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线索结构是什么?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争取在短时间内总体把握文章。  

第二,再读文章时,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问,心系这些问题,迅速阅读文本,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有效的答题区域。例如2006年广东卷(选文为冯骥才的《夕照透入书房》)第17题第(1)小题是:“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要答好此题,一定要回归原文,在领会主旨的前提下,根据语境加以理解。比如作者之所以写《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解答依据就在下文——“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而之所以写苏格拉底小雕像“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答题时应兼顾上下文:上文写“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下文则写“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只要准确锁定了答题方位,就会明确此题要点:“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世之言。  

4.  其它小技巧  

(1)阅读的“度”。许多考生只读一遍就急于做题,甚至是囫囵吞枣读完后凭着印象去做题,这是做阅读题的大忌。对文章的理解越透彻,答题的准确率越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是,高考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读百遍”,如何把握“读”的“度”?我们认为,只要基本做到下面三点就可以答题了: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内容,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  

(2)阅读的顺序。首先,看一遍全文,不是浏览,而是仔细阅读,从总体上理解文章。第二步是大体浏览一下题目,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条也是帮助你理解把握全文的最好提示。第三步阅读的任务是“定位”,带着题目所给的问题再次阅读文本,给答题的有效区域准确定位,这一步阅读,是以段落为单位的,而不是逐字逐句的推敲理解。  

(3)阅读的原则。阅读理解题的设题点比较细小,需要仔细领会和核对。因此,现代文阅读,很多情况下是考我们的精读,尤其是对某一段某一节的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考查分析综合、鉴赏探究能力,这也要求必须精读。精读的原则基本表现在:第一,点面结合,整体把握。既要利用对每一文段理解的基础来形成对整个文章的总体把握,又要利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来加强对每一文段的准确深入的理解。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第二,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  

(4)阅读的习惯。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绝大多数文章的标题及副标题起到了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第二,注意注释。它或提示写作背景,或揭示主要内容,或表明人物关系,或指明出处、注音释义,作用不一而足。但有时对理解文章、解答问题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关注文中的显性指代语,思考它们的指代内容。在文章中为了简洁往往用指代语。例如:这样、那样、这些、那些、既然这样、总之、它们、此、因此、因为这些、其、其实等等。第四,利用中心句以及标志性的词语来提高考场阅读的速度。第五,确定区域,圈点勾画。用精读的方法,逐段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二.              审题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基础  

1.  树立“赋分”意识  

根据试题的分数来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确定答案文字的长度,甚至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两条来表述,6分的题可分为三条来表述,事实上,标准答案也是按照两条或三条来确定答案要点的。赋分的多少常常也暗示了试题的难易度,对于小分值的试题,考生的思考应该简洁。  

2.  树立“提示”意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为了让考生能写出正确答题,常常煞费苦心,在题干中安排提示性的语言,指导考生准确答题。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分“明示”和“暗示”两种。“明示”如“联系全文”“在第三段”等明确提示考生有效的答题区域。又如,2000年高考《长城》第21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道试题的题干中有两个信息十分重要:“历史上的长城”、“长城的现实”,根据这两个信息我们思考文章从那里到那里是写“历史上的长城”,从那里到那里是写“长城的现实”。“定位”准确是答题准确的前提。“暗示”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读懂暗示是取胜的一大法宝。  

如2003年高考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如果考生忽视了“这样写”3个字,答题势必陷入盲目。考生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这样写”是怎样写?“这样写”是怎样写呢?题干中“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这段文字暗示你“这样写”就是举例。如果知道“这样写”的实质就是“举例”,那么,写出“举例”的“作用和好处”就容易多了。题干中第二个重要的暗示是“请你结合乡土情结”,这句话暗示了答题方向,“乡土情结”是这篇散文中心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你结合乡土情结”是在暗示你结合本文的主题来答题。本文的主题又是什么呢?题干中第三个重要的暗示是“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不能狭隘的把本文的“乡土情结”理解为“爱家乡”,而是要升华到“爱祖国”的高度。

特别提示:“这样写”的考法几乎每年都出现,大家务必小心。  

3.  树立“意图”意识  

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但却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任何一道题,命题人都有鲜明的命题意图。审题中明确了命题意图,就猜中了命题人想考我们什么,就能准确答题,避免了答非所问。  

例如,2000年高考《长城》第23题: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题干中的关键暗示有三处:“最后一段”“联系全文”“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联系全文来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的意思,我们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一个词语:“卒章显志”。原来,命题人是想让考生通过对这一句的理解来体会本文的主题,于是可知,本题的答题方向无疑是本文的主题。  

又如:2006年浙江卷19题: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1)四个动作分别指:___ 。(2)“秘密”是指:____ 。(3)使用“普遍”一词的原因是____ 。从题干中可知:本题是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第2问“秘密”是指?则明了命题者是欲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关键词语的理解,题干中“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结合全文,理解”则进一步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就是要结合全文的主旨谈作者使用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根据题目的内容很快就能找出回答本题应关注此句话所在的段落并紧扣全文主旨来理解,这样就会得出“秘密是指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这样正确的答案了。  

4.树立“整体”意识  

在读懂读通文章的基础上,把几个试题作为一个整体放在一起读、一起研究。散文阅读都是简答题,一般不要看一道题目,研究一通文章,形成一个答案。为什么强调阅读全部试题呢?第一,高考某一篇文章的阅读题并不是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个体,而是由分而总,由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为了减缓设题的坡度,也为了考查不同等级的阅读理解能力,高考命题者常常利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方式将考生对文章的理解逐层渐进式地引向深入。第二,全部试题一齐读,把握这一测试系统后,再读文章时,就可以综合考虑所有题目涉及的文章的区间,同时考虑几道题的答案在文中的分布;第三,便于寻找各题的联系,在答题时获得重要启示。可以从几个相互关联的题干及答案中揣摩文章内容方面的内在联系和结构方面的逻辑关系,以利于解答后面问题时获得帮助和借鉴。  

例如2005年高考广东卷散文阅读题《壶口的黄河》,设置了5个问题:  

(1)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2)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  

(4)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 请联系全文作答。  

(5)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5个问题的答案分别涉及到:  

(1)凸显主题  

(2)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3)体现出自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拦一往无前  

(4)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  

(5)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  

如果我们把上述参考答案当作一个整体,从头至尾地看一遍就会发现:5个试题全都是围绕着本文的主题而设置的,5个试题有一个明显的从易到难的坡度。命题人似乎让考生通过回答这5个题目,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散文的主题。考生如果把这5个试题当作一个整体,头脑中有了“主题”“生命力”这些概念,答题思路就清晰了。  

三.              解题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1.“答案在文中”  

张建华 先生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具体方法:  

(1)、中心主旨句移用法   

命题人常常围绕文章主旨制题,中心主旨句移用法是既省时又准确的好方法。  

(2)、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要求能够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还要求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能力,而许多文章自身,作者都会对要点和主题作必要的归纳和概括。要答好这类高考题,如果运用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就可事半功倍。    

(3)、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   

散文阅读不但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更要考查其综合能力,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考查表述能力。因此,我们在回答高考主观试题的时候,就要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从阅卷的角度看,分条答题显得条理清晰,更能阅卷人的好感。  

2.“主题在心中”  

答题时也要有主题意识,心中时时想着文章的主题,想着能否从主题的角度解答本题。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同时,还要有“文体意识”,从文体基本特征与表现手法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答题不得要领。  

3.“方法在胸中”  

既然“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我们要善于利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做阅读主观题能抄原文答题是上策,事实上,许多高考主观题的评分参考答案,都是直接抄自原文;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中策,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四.              答题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保证  

1.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语言准确到位,表述规范,简明扼要。  

2.分条回答,条理清晰,字迹清楚,便于阅卷,更易得分。  

3.主观题的高考阅卷是“踩点”给分,因此,不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如不限定字数可尽可能多陈述自己的感觉可能拿分的点,但不是多多益善,把不相干的都写上,错的多了反而淹没了对的,阅卷人不易发现又反感。  

4.文通字顺也是提高答题得分率的关键,许多时候甚至直接作为“得分点”。考生先拟草稿,组织好语言,再正式作答。  

5.除非有明确要求,否则作答时不能用描写或比喻、拟人的句子作为答案。因为这种语言的表意是间接的甚至是模糊的,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问题。  

6.阐释、概括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词、句的意思,要努力探求其本义:是比喻的,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是象征的,要透过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等等。只有探本、返本,才算从根本上理解、掌握了实质性的东西,同时也可进一步看出文章的行文之妙。  

五.复习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根本  

1.复习方略:“修改对照法”  

第一步,把近三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拿来做,在稿纸上写出答案,并按照题目的要求不断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磨练思维的过程。  

第二步,与参考答案相比较,找出差距,用“倒推”的办法,从答案入手,琢磨答案的每一个得分点是怎么得出来。尤其要借助专家对解题的分析。  

友情提示:熟习游戏规则  

为什么堂堂的大学中 文系 教授面对高考试题竟然束手无策,“头脑一片空白”?为什么著名作家写起高考作文竟然被人讥讽为不及格?答案只有一个:如果把高考当做一场游戏,这些著名作家、知名教授根本不懂游戏规则。  

提倡学生研究高考题、做高考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熟习游戏规则”。所谓“游戏规则”就是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许多学生做错了题,总是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护,倒退一万步说,即使你的说法有道理,但是,这游戏规则不是你定的,你要做的只能是“熟习游戏规则”,使自己的解题习惯符合游戏规则。  

2.选考什么,早作准备  

文本阅读选择题的出现使广大考生不得不面临着遴选的困惑。许多考生上了高考考场,面对考卷中的选考题,仍然拿不定主意究竟是做文学类还是做使用类。也有的考生凭着对以前本省高考试卷的感觉和印象,选择一题。每个选做题的字数大约是1500字,高考中绝大多数考生都不可能把两个选做题都看了,然后更思考选做那一题。于是,更多的考生是遵循“复习什么就选考什么”的原则,这种做法无疑是明智的。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面对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我们复习什么?  

虽然高考命题中竭力避免这两个文本在阅读难度上的差异,但是,这个差异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明显不明显而已。而且这种难度差异每年高考都在两个文本之间无规则的徘徊,因此以上一年的经验确定今年的复习选择,也是盲目的。只有从根本上思考,才能解决这个困惑。  

为什么要设置选做题?广东省考试中心的负责人解释说,因为目前高中新课程中,选考统一科目的考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修不同的内容和模块,因此学习的内容也各不一样,而高考会根据他们选学的不同内容来设置选做题。  

于是,我们根据省考试中心的权威解释,可以得出结论:选修什么模块就复习什么内容,复习什么内容就选考什么文本!  

3.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考生常常能在语文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在阅读中注重提高语感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每年的必考题。要求概括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寻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对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在具体的基础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难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准确性,经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与高考阅读试题相关能力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贯穿于日常的备考中,复习不但要有针对性,更需要重视平时的阅读积累,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将“高考能力平时化,平时训练高考化”,这样就会轻松解决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问题了。  

 

 

【备考简料清点】  

【考点对应直练】  

专题突破通练  

【专题综练】  

一、(2008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我与地坛①(节选)  

史铁生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末,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像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像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注】①《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文章描述了“我”瘫痪以后的心路历程,包括对生命的感悟,对母亲的追怀,对地坛中人事景物的深沉思考等。全文共七个部分,这里选的是第七部分,略有删改。  

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四、五两段中,“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6分)  

(1)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恋中的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综观全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6分)  

(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自然现象)  

(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生活变故)  

(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主了沦桑之感。(心绪感受)  

15.(6分)  

(1)孩子:对生活感到新奇,对未来充满渴望。  

(2)老人:对死亡从容坦然,对人生无怨无悔。  

(3)热恋中的情人:对生活满怀激情,对世界充满眷恋,  

16.(4分)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的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17.(4分)  

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  

 

二、(2008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 孙中山 先生的遗体;最近,在 鲁迅 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 鲁迅 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 孙中山 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与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戚或尊敬感觉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 明孙 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⑿我不知道如果 鲁迅 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16. “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  

(5分)  

___                                                                           

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_                                                                                   

19.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参考答案  

16.①“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②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讯先生;“我”瞻仰“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17.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18.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19.选A、E。(A“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有错,原文是说“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E“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这句话有错,作者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已是成年,这时对鲁迅的崇敬就已经不是孩提时的朦胧)                                   

 

三、(2008年高考全国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马缨花        季羡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选自《光明日报》 1962年10月1日   

 

14、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①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15.  

 

(1)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2)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②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16. 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17. 第一问:  

 

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第二问:  

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四、(200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灯火的温情  

 

叶延滨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  

 

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  

 

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文章有删改)  

 

12.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13. 第一个是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14. 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  

15. 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答案非唯一,但要言之成理)  

五、(2007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6、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__________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①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②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解析:本题的答案区间在三、四两段。第一问需要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基础上,对两个形象进行概括。文章第三段,在描写左公柳的时候,有一句“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第四段描写左勤人时最后一句“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可以当作中心句,把它进行压缩变形,即可变成答案。  

第二问是对文学作品形象进行鉴赏评价,可以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考虑。在结构上,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渲染大西北的恶劣环境,展现大西北的风貌,为下文作铺垫;在内容上,抒发了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与下文呼唤人们到大西北去遥相呼应。  

17.(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解析:第一句话要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子的前面有一句话,是答案的钥匙,“在戈壁大漠上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虽然大西北环境荒凉,生存条件艰苦恶劣,但是从左公柳到民勤人,再到胡杨木,所有生命都在顽强地生长着,面对这种悲壮的场面,任何到了此地的人都会受到震动,受到升华。一个在温室中长大、没有经过苦难的孩子,自然不会懂事,自然长不大了。可一旦到了这里,他们就会被眼前坚韧顽强的生命所打动,从而迅速成长,学会坚强。第二句话则要综合全文去理解。全文着重写西北的粗犷、苍凉,而在文章倒数第二段,突然提起脆弱剔透、经不起摔打的南方天地,用意是与大西北形成对比,为下文呼唤人们到大西北去张本。  

18.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解析:第一问的难点在于答题者要明晰表现手法包括哪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表现手法的领属关系比较混乱,一般情况是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四大类:一是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8种;二是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4种,其中描写可细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乐景写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三是表现手法,包括衬托、对比、联想、想象等;四是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从答案来看,显然是把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混在一起了,该题设问不够严密,如果问“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的”,则更严密准确。从文中的“仿佛”、“胳膊”、“尸体”等词,不难看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而面对因缺水而死亡的胡杨林,作者把它想象成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自然是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第二问是鉴赏表达技巧。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般都是为了达到生动形象地塑造某种形象的效果,这里也不例外。作者把因缺水而死的胡杨林方阵想象成古战场,把痉曲干枯的树枝比喻成战士的胳膊,又用拟人的手法,叙述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死去的自己呐喊,形象生动地塑造了胡杨林死而不屈的形象,震撼人心,就连作者自己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19.①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②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解析:首先,考生要对本文的主旨了然于心。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概括文章主旨的主旨句,即“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然后,要明晰文章结构。作者从左公柳与民勤人这两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入手,通过胡杨林方阵的场面描写,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氛围,然后舒缓气氛,描写美丽的戈壁石,透出大西北清新静谧的另一面,最后与脆弱的南方进行对比,引导出歌颂大西北,呼唤人们到大西北去的主旨。准确把握了文章结构,再回头阅读第五段,进行内容要点归纳。回答“有什么作用”的问题,我们一般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着手。在内容上,描写戈壁石是为了展现大西北的另一种美丽,抒发作者对大西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结构上,是为下文揭示主旨作铺垫。  

 

  

 

六、(200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题。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忆,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沉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回到沅水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镇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像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必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像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黏合起来,丰富自己的想像。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境遇和面对境遇时处事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确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种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景响。  

 

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  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渐和而倔强的性格。  

 

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和憧憬。  

 

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21.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___                                                                           

 

23.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 D项中“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理解不当。本文为 沈从文 先生去世后所写,第⑿段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可证。E项“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的理解不当。本文有“物是人非”的因素(如“山水依旧,但爷爷已然逝去”),但没有历史沧桑感,更谈不上“集中”表达。  

21. 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22. 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意思对即可  

23. 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沅水)的记忆里。意思对即可。  

 

【模拟新练】  

一、东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茶在英国   萧乾  

中国人常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躺着。英国人在生活上最大的享受,莫如在起床前倚枕喝上一杯热茶。40年代在英国去朋友家度周末,入寝前,主人有时会问一声:早晨要不要给你送杯茶去?  

从二次大战的配给,最能看出茶在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英国一向依仗有庞大帝国,生活物资大都靠船队运进。1939年9月宣战后,纳粹潜艇猖獗,英国商船在海上要冒很大风险,时常被鱼雷击沉。因此,只有绝对必需品才准运输(头6年,我就没见过一只香蕉)。然而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居民每月的配给还包括茶叶一包,只是数量少得可怜,每个月每人只有二两。  

作为一种社交方式,我觉得茶会不但比宴会节约,也实惠并且文雅多了。首先是那气氛。友朋相聚,主要还是为叙叙旧、谈谈心,交换一下意见。宴会坐下来,满满一桌子名酒佳馔往往压倒一切。尤其吃鱼:为了怕小刺扎入喉间,只能埋头细嚼慢咽。这时,如果太讲礼节,只顾了同主人应对,一不当心,后果真非同小可!我曾多次在宴会上遇到很想与之深谈的人,而且彼此也大有可聊的。怎奈桌上杯盘交错,热气腾腾,即便是邻座,也不大谈得起来。倘若中间再隔了数人,就除了频频相互举杯,遥遥表示友好之情外,实在谈不上几句话。我尤其怕赴闹酒的宴会:出来一位打通关的勇将,摆起擂台,那就把宴请变成了灌醉。  

茶会则不然。赴茶会的没有埋头大吃点心或捧杯牛饮的,谈话成为活动的中心。主持茶会真可说是一种灵巧的艺术。要既能引出大家共同关心的题目,又不让桌面胶着在一个话题上。待一个问题谈得差不多时,主人会很巧妙地转换到另一个似是相关而又别一天地的话料儿上,自始至终能让场上保持着热烈融洽的气氛。茶会结束后,人人仿佛都更聪明了些,相互间似乎也变得更为透明。  

在茶会上,既要能表现机智风趣,又忌讳说教卖弄。茶会最能使人学得风流倜傥,也是训练外交官的极好场地。  

英国人请人赴茶会时发的帖子最为别致含蓄。通常只写:  

 

某某先生 暨 夫人  

 

          将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时  

在家  

既不注明“恭候”,更不提茶会。萧伯纳曾开过一次玩笑。当他收到这样一张请帖时,他回了个明信片,上书:  

萧伯纳 暨 夫人  

 

             将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时  

也在家  

英国茶会上有个规矩:面包点心可以自取,但茶壶却始终由女主人掌握(正如男主人对壁炉的火具有专用权)。讲究的,除了茶壶之外,还备有一罐开水。女主人给每位客人倒茶时,都先问一下“浓还是淡”。如答以后者,她就在倒茶时,兑上点开水。放糖之前,也先问一声:“您要几块?”初时,我感到太啰唆,殊不知这里包含着对客人的尊重之意。  

茶会也是剑桥大学师生及同学之间交往的主要场合,甚至还可以说它是一种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导师。当年我那位导师是戴迪·瑞兰兹,他就经常约我去他寓所用茶。我们一边饮茶,一边就讨论起维吉尼亚·伍尔夫或戴维·赫·劳伦斯了。那些年,除了同学互请茶会外,我还不时地赴一些教授的茶会。其中有经济学大师凯因斯的高足 罗宾逊 夫人和当时正在研究中国科学史的李约瑟,以及20年代到中国讲过学的罗素。在这样的茶会,还常常遇到其他教授。他们记下我所在的学院后,也会来约请,人际关系就这么打开了。  

然而当时糖和茶的配给,每人每月就那么一丁点儿,还能举行茶会吗?  

这里就表现出英国国民性的两个方面。一是顽强:尽管四下里丢着卍字号炸弹,茶会照样举行不误。正如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国家绘图馆也在大轰炸中照常举行“午餐音乐会”一样,这是在精神上顶住希特勒淫威的表现。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中讲求公道。每人的茶与糖配给既然少得那么可怜,赴茶会的客人大多从自己的配给中掐出一撮茶叶和一点糖,分别包起,走进客厅,一面寒暄,一面不露声色地把自己带来的小包包放在桌角。女主人会瞟上一眼,微笑着说:“您太费心啦!”  

当一个英国人不喜欢什么的时候,他就说:“这不是我那杯茶。”湖畔诗人柯勒律治(1875—1912)则慨叹道:“为了喝到茶而感谢上帝!没有茶的世界真难以想象——那可怎么活呀!我幸而生在有了茶之后的世界。”  sp;                                       1989年9月12日   

 

                         (选自团结出版社《上午咖啡下午茶》,有删节)  

16.茶是我们眺望英国的一扇小小的窗户,请结合文章的具体描述谈谈你从中看到了英国人怎样的精神气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意在介绍英国的茶文化,却有一个自然段写到了宴会,请分析一下这一段的写作特色和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                                      

18.在剑桥大学有一种说法: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根据本文的描述,你认为原因何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从英国对茶的执着中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从英国人的茶会中看到他们重视交际;从茶会的规矩中看到他们讲究礼仪;从有关茶会的趣事(或从萧伯纳的明信片中)看到英国人的幽默机智(风趣),从在炸弹四落的环境中依然照开茶会看到英国人的顽强(或对生活的热爱);从赴茶会自带茶包看到英国人在人际交往中讲求公道。(对一处给一分,对三处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17.这一段形象生动的描绘出宴会纷繁杂乱的场景,尤其注意了细节的刻画,如吃鱼时的小心谨慎,巧遇知音却无法深谈的无可奈何等。作者用略带幽默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此情此景的厌恶与不满(2分)。同时也与下文写茶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分),突出了茶会的热烈融洽、轻松愉悦(1分)。(意思对即可)  

18.下午茶的时候没有人埋头吃喝,喝茶是形式,谈话才是中心。谈话有大家共同关心的题目,又不胶着在一个话题上,在热烈融洽的气氛中,大家不仅得到身心的放松,也增加了人际沟通的机会,可以接触和认识更多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从而获得更多的教益(3分)。在看似随意的谈话中,各种不同领域的学者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碰撞出思维与创造的火花,这种自主、宽松、不同思想兼容的交流研讨非常有助于激发学者的灵感与创造力,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3分)。(意思对即可)  

 

二、(深圳实验学校09届高三诊断考试)  

 

古 藤   王剑冰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百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在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侵袭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因而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它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人民日报》2008.01.07第16版)  

16.联系上下文,说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为什么“吃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叙述了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和年老女人生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对“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做了怎样的“品读”?(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作者原以为许多颗藤的相互缠绕依附才会有如此繁盛的生命景象;而当主人说只是一棵藤的生命景观时,作者难以置信,所以吃惊。(或因为一棵独立的藤没有依托“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顽强地生存了上千年)  

17.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为古藤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为下文表达作者对古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铺垫。年老的女人与古藤相互映衬阐述了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要孕育新生的哲理,突出了古藤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8.①受过无尽的苦痛,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经历1300年风霜雨雪而直立不倒。  

②藤,是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有真气色,历久弥新,枯枝仍孕育新生。  

③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藤就以藤的坚强、独立、不屈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三、华南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综合测试  

 

海边,望着浪花   张庆和  

浪花呀 疾首顿足  

使劲拍打岸的胸脯   

哦 大海在倾诉   

墙皮剥落的石堡,被高岭土死死堵住“嘴巴”和被强盗的利刃砍断“手脚”的岸炮;还有那座仿佛被挖掉眼球正木木地瞪着天空的销烟池。   

惨烈的岁月曾经把这里踩得痛不欲生;沉重的历史曾经压得它气喘吁吁……  

而林则徐呢?那个身着官服,头戴花翎,面色凝重,右手抚须,一副威严端坐、大义凛然,曾经伟岸在小学课本里的钦差大臣呢?那个屹立在中国思想的至高点上,以变革求新的眼光打量世界的先贤明哲呢?  

终于,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叠现在了我的眼前。  

这就是虎门炮台。   

探访这片中国近代史的始源地,祭祀在这里为国殉难的英雄儿女,曾经是我许久的心愿。  

仰望着艰前的一簇簇雕像,触模着被战争的牙齿啃噬留下的斑斑伤痕,我的目光不觉抛向了那个浴血拼杀的战场。  

虎门的布防,不可谓不周;清军将士,不可谓不勇。然而他们却失败了,败得很惨,数千忠勇无一生还,全部壮烈牺牲在了这里。  

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宛若一个大大的问号。在问天,在问地,似乎也在问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逝去的人是悲壮的。但那是一个朝代制造的罪恶,是整个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  

在鸦片战争纪念馆里,有一处浓缩的且被现代科技手段再现的战斗场景:火光冲天,炮声隆隆,数千将士正殊死格杀;浓浓硝烟弥漫着,遍地尸体纵横着……  

清军将士对那场战争的胜利本是充满希望的,可他们哪里料到,飞舞的大刀怎能抵得过先进的洋枪,热血澎湃的胸膛哪里扛得住牢固的舰盾。正当勇士们期待援兵,准备最后一搏的时候,他们又哪里能想到,那些贪图安逸富贵、苟且偷安、屈膝求和的朝廷奸倭,如何容得下此等刚烈。所以,首先被出卖的正是这些国家忠良。就这样以中华民族血液里的英雄气质灌溉养育的一批最优秀的男儿,一个个都倒在了挣扎、绝望之中。  

这里的花,无不浸润了烈士的鲜血;这里的叶,无不为他们沉痛哀悼……  

浪花呀 疾病首顿足  

使劲拍打岸的胸脯  

哦 大海在恸哭  

是的,从根本上说,杀死他们的,不是英军,也不是美军的坚船利炮,而是清王朝自己。是朝廷里那些吮尽人民骨髓的昏庸的权力持有者,是那个喂养着无数蛀虫的腐朽污浊的社会渊薮和那个极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海潮退去了,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岸边走来一群捡拾贝壳的少男少女。他们嬉笑,他们追逐,他们不时地弯腰拾起一枚枚喜悦,或者扬手放飞心中的满足……  

这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呀!  

浪花呀 疾首顿足   

不停地拍打岸的胸脯  

那是大海在叩问  

是历史在嘱咐……   

(选自《散文选刊》2007年第5期,有删节)  

16.理解文中“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宛若一个大大的问号”一句,回答问题。(4分)  

(1)句中“问号”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__________                                                           

(4)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退想,你心中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5)我这番话部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6)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释迦牟尼在菩提树阴静坐而证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昧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  

【注】本文系朱光潜《绐青年的十二信》的第三封信,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作者旅欧期间。  

17、第一段说“感受”的“含义极广”。请根据文意,说明“含义极广”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对应大纲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比较第五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指出它们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  

点。(6分) 【此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二点鉴赏评价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1)~(3)为第一部分,(4)~(5)为第二部分,(6)为第三部分。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出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3分)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对应大纲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①感知到对象②对象引起的人的心灵的反应。③不同个体的反应有差异  

19.(1)都表现为一种幽美的情境。(2)都是在静观寻常事物中妙悟到的另一种景象。(3)都能从中看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空灵的心境  

20:感受  静趣   裨益     

延伸阅读
考试的意义是在于你真正投入的过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29
答案(dá àn)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出自《陀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疆内初班民族团结试题(有答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12-29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情景答辩题(附参考答案)(合集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12-29
答案,拼音为dáàn,汉语词语,指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冠肺炎防疫知识测试题附答案【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29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测试题附答案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12-2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冠肺炎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28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2019-nCoV。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试题及答案 (合集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12-28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2022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300题【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28
答案,拼音为dáàn,汉语词语,指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新冠肺炎防疫知识测试题(附答案)范文汇总三篇,欢迎品鉴!
2023-12-28
题库的概念,就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课程试题的集合,是在教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理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汇编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12-27